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详见附件1)和《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并结合教育部学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我校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与宣传动员。各学院成立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重点落实导师遴选、选题与开题、过程监管和质量把控等工作,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确保师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保障各项工作按时、优质完成。
2.严格进度管理与质量把控。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申报与选题应于本学期内完成,确保各专业课题有50%及以上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开题与论文撰写安排在本学期,所有答辩与成绩评定工作须于2026年5月下旬前结束,校院级论文抽检工作于2026年6月底前结束。
3.强化学术道德与诚信教育。各学院结合《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附件2)开展毕业论文诚信教育,积极引导学生遵循学术规范、严守学术道德,坚决抵制弄虚作假、抄袭、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
4.明确指导教师资质与职责。校内指导教师一般应具有本学科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且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12人。鼓励聘请行业(含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具有丰富科研、生产、管理和服务经验人员担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积极推行校企“双导师”制。指导教师须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督促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纪律,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
二、工作安排
(一)工作方案制定(2025年9月–10月)
学院根据《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包括选题、开题、指导、查重、评阅(含盲评)、抽检、答辩等各阶段实施细则。方案由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在“中国知网”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毕设系统”)发布。
(二)维护个人信息、模块起止时间(2025年9月–10月上旬)
师生在系统维护个人信息、上传电子签名,教务员在系统维护各模块起止时间设置。
(三)选题阶段(2025年9月–10月)
1.组织教师申报课题,突出专业特色,注重与科研项目、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的结合。
2.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确保“一人一题”。
3.确定论文(设计)题目需在毕设系统申报课题、选题,由指导教师、系主任进行审核。
4.指导学生规范填写毕设系统中的双选信息,包括:中英文论文题目;论文撰写语种;论文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限15个字以内,限填两个研究方向,以中英文分号“;”分隔;论文研究方向不能与专业名称相同);是否本专业第一届毕业生;论文类型;论文选题来源。
(四)开题阶段(2025年11月–12月)
1.学生应完成文献调研并撰写开题报告。
2.学生在毕设系统提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审核,专业可组织开题答辩,通过后进行论文写作。
(五)论文撰写与修改(2026年1月–3月)
1.学生务必根据论文类型(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选择并使用对应的模板进行撰写,以免因格式问题影响后续审核与答辩。
2.指导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论文(设计)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论文(设计)写作规范性的指导,包括论文结构、文献引用、数据分析等方面。
4.按时完成初稿与修改稿,指导教师做好每篇论文(设计)指导记录,包括QQ、微信对话信息或邮件等材料,由学生截图,在系统的指导记录模块批量上传。指导记录提交次数由学院自定,原则上应不少于4次。
(六)中期检查(2026年3月)
1.学生撰写中期报告,学院组织检查。
2.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
3.指导教师须全面指导、如实记录、认真评阅,并对论文原创性予以严格把关。
4.教务部组织专家组随机抽查。
(七)查重、评阅(盲评)(2026年3月-5月上旬)
1.各学院制订答辩工作方案,按专业成立答辩委员会,并根据需要成立答辩小组,明确答辩日程安排及指导教师、评阅(盲评)教师、答辩小组评阅时的评分标准。
2.所有毕业论文(设计)均须通过查重检测,要求文字复制比不得超过30%,原则上为每篇论文提供不超过3次查重检测机会。
3.指导教师须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认,对存在问题的论文(设计)要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4.评阅环节均采用盲审方式进行,系主任在毕设系统完成分配后通知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评阅,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
(八)答辩与提交最终版(2026年5月底前完成)
1.各学院组织答辩。
2.学院教授委员会审核学生答辩资格,确定准予参加答辩的学生名单并公示,不符合要求者不得参加答辩。
3.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书记员在毕设系统填写答辩记录、评语和成绩录入;两天内,指导教师或专业负责人按时将最终成绩(百分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4.指导教师须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最终版的修改和检测、审核并提交工作。
(九)校、院级论文抽检(2026年5月-6月底)
1.校级抽检,学院负责安排评阅专家,每篇抽检毕业论文(设计)均应聘请3位校内外同行专家,其中至少2位校外专家。专家应具有5年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经历,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各专业抽检送审的毕业论文(设计)数量为该专业毕业生总数的5-10%,重点抽检范围参照《细则》执行。
2.院级抽检,未纳入校级抽检的毕业论文(设计),学院自行安排院级抽检,做到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全覆盖,由学院各系主任在毕设系统分配专家并通知专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校、院级评审过程在毕设系统操作。
三、AIGC检测
AIGC检测即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检测,相关模块已在毕设系统中内置,学生上传论文定稿后进行检测。每个学生有一次检测机会(建议答辩前进行),检测结果供指导教师和答辩小组参考,对于检测比例过高的论文,指导教师应加强审核把关,答辩组应进行重点考察。
四、毕业论文质量分析及总结
各学院应高度重视,依据《细则》要求,结合抽检、盲评结果及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对2026届毕业论文开展质量分析与总结:
1.以专业为单位撰写质量分析报告(详见附件4)。
2.以学院为单位撰写工作总结(详见附件5)。
请于2026年6月26日前将加盖学院公章的PDF版报告与总结上传至毕设系统。
五、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推荐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洪老师,钟老师
电话:2383121
办公地点:湖光校区行政楼521
附件1:《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
附件2:《广东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附件3:盲审评阅工作要求
附件4: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参考提纲)
附件5: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参考提纲)
附件6:毕设系统使用手册
教务部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