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18年工作要点

作者:教务处 时间:2018-03-17 点击数: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贯彻国家和广东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海洋大学规划纲要(2015-2020年)”“‘创新强校工程’2017-2020年建设规划”,落实教学审核评估评建整改工作任务,继续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实施学分制和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一、认真学习,坚定人才培养方向
   
1.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引导广大教师干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坚持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将思想品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思想品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本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夯实教务党支部工作为基础,强化思想建党,加强支部党员及教务处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加强部门作风建设,落实部门经济责任制,切实提高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增强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更好地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能。
   
二、完善机制,推进学分制改革
   
1.根据教育部转专业、转学工作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研究修订《广东海洋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广东海洋大学本科学生转学管理实施细则》。
   
2.制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选课、排课、排考、学分转换和学分认定等管理办法,完善学生毕业资格和学士学位资格审核及学籍管理流程和程序。
   
3.实施学分制的导师制、选课制、学业预警制。组织加强对学生学业指导和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成长的学业支持体系。
   
4.购置基于学分制管理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组织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使用培训。
   
5.建立和完善基于学分制改革的课程学业评价体系及成绩登记制度,完成考勤、小测验、作业、论文、专题讨论在内的平时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建立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立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或创新创业教育辅修专业,实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题培训+综合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课程,制定本科实验班示范课程管理规范,引导示范课程完善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德,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
   
2.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做好2018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团队的申报立项工作,择优推荐省级和国家级相关项目。完善各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管理制度,强化绩效管理和经费报销流程。
   
3.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专业建设项目评选与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
   
4.征集本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编印创新创业教育案例集。
   
5.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力度,组织编印出版学生优秀论文(作品),组织举办优秀学生论文(作品、报告)展,营造良好创新文化氛围。
   
6.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论文(作品)及实验班优秀毕业生典型事例收集工作。
   
7.按照《广东海洋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做好2018年度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深化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贯彻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支持相关专业深化卓越农林、海洋、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完善机制,促进省级以上特色示范专业设立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班,建立“学校+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聘请兼职教师和导师参与人才培养,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按照新工科理念建设和改造传统工科专业,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支持1-2个学院与大型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促进本科教育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
   
2.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双百工程”,依托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开展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双百工程”课程体系,深化“双百工程”学科基础课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课程教学体系。按学分制要求修订双百班、卓越班管理办法,组织做好双百班2018级新生遴选和2017级学生淘汰增补工作。组织做好2017-2018学年导师考核及2018届双百班毕业生相关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2016、2017级双百班素质拓展活动。
   
3.实施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辅修专业、双学位”跨学科培养人才机制和管理办法,增设创新创业教育辅修专业,优化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辅修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做好2018级双学位、辅修专业招生和日常管理工作。
   
4.推进境内外高校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协助相关部门完善机制,促进相关学院加强与境内外高校合作办学,促进相关学院做好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工作。支持相关单位引进境内外知名学者来校短期讲学,引进境内外知名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在境外建立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选派相关人员赴境外学习交流,学习借鉴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跨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做好境内外交流生选拔工作,支持做好与境内外大学合作培养学生及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工作。
   
5.积极参与高校教学联盟建设。积极参加和承办地方高校、涉海高校教学联盟活动,推动联盟成员开展交流与合作。完善专家库,利用联盟优质专家资源开展项目评审和教学经验交流。
   
五、深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立项一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项目为载体,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1.加强理论课教学改革。设立课堂教学改革专项,着力推进研究式、案例式、合作式、项目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应用“课堂讲授+学生课外阅读+专题讨论+学生汇报+作业讲评+小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理解、阐释、表达能力。
   
2.推进实验实习课教学改革。设立实践教学改革专项,支持教师探索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体系优化方案及课堂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研究、自主获取文献阅读、制定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报告,课后总结交流的实验课教学机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推进课程考核改革。设立课程考核改革专项,支持建立试题库,推进教考分离改革。建立“课堂表现+小测验+作业+小组专题讨论(报告)+实验(实习)”相结合的过程性学习评价考核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增加论述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目比例,促进学生将基本知识学习与综合分析应用相结合。
   
4.立项教师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指导相关单位充分利用思政课专项经费,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支持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和社会实践,培育示范性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5.做好教学成果培育工作。设立教学成果培育专项,立项培育一批教学成果。编印教学成果及教学改革论文专著1-2部,推广交流优秀教学成果。组织教学成果申报专题培训,新工科建设专题培训和专业认证专题培训。
   
6.引入OBE理念,组织修订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
    六、加强优质教学平台建设
    以“创新强校工程”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为载体,促进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同育人平台、教材等教学平台建设。
   
1.专业建设。按照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严格新专业申报审批条件和程序。优化现有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涉海课程,促进专业靠海发展,突出海洋特色。从省级以上特色专业中遴选优秀项目立项建设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大省级以上特色示范专业建设与绩效管理力度,力争经过4年建设,每个省级以上特色示范专业建设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个以上优秀教学团队、1个实践教学基地,5篇教改论文(含报告、案例),1项教学成果。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国标》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申报各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以提升服务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能力为目标,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2.0版,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2.启动专业认证。制定我校实施专业认证工作意见,招标采购专业认证服务培训机构,组织基于专业认证的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支持2-3个专业启动专业认证工作。
   
3.分层次多类型立项支持课程建设。重点立项支持建设一批海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课程,支持省级特色示范专业建设一批专业核心课程。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辅修专业课程各约10门立项建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模块课程20门,支持2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在线课程,培育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继续支持以往立项精品课程更新网络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共享利用。
   
4.建设教学资源在线平台。通过招标引进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平台,引进与利用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资源,支持教师利用平台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支持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5.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立项建设校级特色教材约10部。组织申报省(部)级、国家级规划教材。提出广东海洋大学2018-2021学年教材供应服务招标需求,协助组织新一轮教材供应服务招标工作。
   
6.组织申报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项目,支持建设2-3个校内实习基地,组织做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立项建设若干个产业学院。
   
7.依托特色优势专业建设2-3个校级教学团队,支持建设2-3个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会同人事处做好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遴选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及管理工作,会同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做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与建设。
   
8.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规范教学经费管理。会同相关部门,争取学校加大对实验维持费、实习经费和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争取学校对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投入,完善各类教学项目经费使用审核手续,会同财务处做好教学专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机制,对于教学平台建设项目按年度拨款和按年度提交总结报告和建设计划,定期组织验收并公布结果,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教研教改课题一次性拨款和终末组织结题验收,充分发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
   
七、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
   
1.加强教学培训,强化教师教学责任意识,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组织教学改革辅导报告会,支持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研讨会,督促学院对青年教师和教学评价较差的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考核办法,进一步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制和导师制,发挥导师作用,帮助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命好试题和批改好试卷(报告、论文),熟悉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实施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学院长、系主任、教学秘书、教务员等的教学管理业务培训,促进教学管理人员业务交流,提高业务技能和素质。完善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激励机制,协助人事处、组织部做好教学管理队伍定编和人才引进工作,协助人事处完善高等教育研究系列职称评审政策机制,激励教学管理人员专心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3.培育教学名师。实施专业首席教师(建设负责人)制度,建立专业核心课程、通识课程教授负责制。以科研项目、教改课题、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为载体,培育省级以上教学名师。进一步明确专业首席教师(建设负责人)、教学名师的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
   
4.支持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积极推荐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支持相关主任委员专业教指委承办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职能。做好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日常工作。
   
5.加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与评价,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教师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将同行专家听课、领导听课及教学检查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岗位聘任和职称评审的依据;组织各单位开展有针对性听课,听课对象覆盖近三年新近我校教学队伍的教师(涵盖引进人才、新转岗教学岗位)和教学评价排后的教师。
   
6.组织做好教师授课竞赛,组织学院做好优秀教师公开课及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学经验交流搭建平台。
   
八、做好教学运行管理
   
1.做好课堂教学管理。完善课堂教学检查办法,督促严格实施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引导广大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严明课堂政治纪律,杜绝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和言行,确保课堂教学政治安全和教学秩序稳定。
   
2.做好教材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境外原版教材使用管理规定,加强对境外原版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要求,督促相关专业相关课程全面选用“马工程”教材。
   
3.做好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组织做好学分制改革下的全校排课、学生选课、学生课表维护、毕业资格审查、学士学位授予、辅修专业双学位招生及教学管理、学生学业警告、考试违规作弊处理、教师调停课审批等工作,做好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工作。完善学籍及证书管理相关制度和程序。
   
4.加强实践教学管理。(1)修订《广东海洋大学实习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规范本科生实习经费预算及使用管理。(2)组织做好201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答辩及查重等工作,采用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规范指导过程,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选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出版2012-2017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3)组织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结合基于网络的大学生实践管理平台,加强实习的过程管理,重点核查教师指导是否到位,是否组织讲解、演示和总结交流,促使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实习到位。
   
5.做好考试管理工作。(1)组织校内课程考试,进一步加强考试组织检查及巡考工作。(2)组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日语专业四、八级等校外考试组织工作。(3)修订实施新版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登记表。(4)做好学生成绩日常维护管理、试卷归档及抽查、全校监考工作量审核和数据统计。(5)完成网络考试平台和试题库使用培训及试运行,建设网络考试平台和试题库。
   
6.加强学风教风考风建设。针对教学运行关键环节,完善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检查指标,狠抓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检查与管理,加强课堂考勤、作业、实验实习报告和试卷抽查,引导教师严格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培养良好教风和学风。
   
7.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学分制综合教务系统采购与使用工作,做好现有综合教务系统日常维护。利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与管理平台”开展教学项目申报及评审工作。发挥教务处微信公众号平台有关教学信息发布功能。
   
8.做好湖光校区和海滨校区教务管理协调工作。继续完成海滨校区高职结业生回校补修考试和换发毕业证工作。协助海滨校区管委会和其他职能部门交办的工作,确保海滨校区教学正常进行。
   
九、开展教学评估与检查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修订教学检查管理办法,优化教学评估方案,加强各类教学信息分析、反馈与利用,完善以问题导向的持续改进机制。促进二级教学单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制定第三方评估服务采购需求,完成招标采购,构建校内外协同质量监控体系。
   
2.开展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做好评估数据的分析、反馈及利用持续改进工作,遴选优秀予以表彰奖励。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做好省厅组织的新设专业评估等专项专业评估工作
   
3.组织学生评教。做好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结业论文(设计)、教材选用等学生评教数据汇总分析、信息反馈及利用工作。
   
4.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组织评选推荐“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教学名师奖候选人。组织第十届教学质量优秀奖、中水(CNFC)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年度教学先进单位、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等评选工作,加强教师职称晋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审核工作。
   
5.建立校级教学状态数据库,组织完成2018年我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汇总及上报工作,加强数据的分析与利用。编制、发布及上报学校2018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6.完善质量工程项目验收与绩效考核机制,开展项目的结题与验收工作。
   
7.开展常规和专项教学检查。组织开学初教学检查、节假日前后教学检查、每周日常教学情况抽查、期中教学检查、实践教学专项检查、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加强领导领导听课统计和分析工作。
   
8.做好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修订工作。
   
9.加强学生教学信息员的日常管理,完善信息的采集、反馈与利用机制。
   
十、做好审核评估整改工作
   
协助校领导成立审核评估整改工作组,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结合评建整改工作,组织召开审核评估整改动员会暨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协助校领导完成审核评估整改情况的检查和总结验收工作,形成《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报告》,迎接省教育厅检查。

地址:广东省 湛江市 邮政编码: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部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