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17年工作要点

作者:教务处 时间:2017-03-06 点击数:

教务处: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国家和广东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高水平大学建设”等文件精神,贯彻实施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认真学习,坚定人才培养方向

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有关重要文件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坚持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导师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引导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将思想品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思想品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本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和学校学分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着力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思想道德素质和国防素质;加强和改进公共课、学科基础课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加强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和改进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营造良好氛围着力培养学生责任感、法治精神和担当意识。

三、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

1.出台完全学分制下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学分互认制、免修重修制、学业预警制、学业导师制等为基本内容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本科生学分制选课管理办法、课程考核管理规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学业预警制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管理办法等。

2.组织修订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制订大类培养、跨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打通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和学生个性化培养道路。

3.组织审定并公布2013版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启动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

4.建立基于学分制管理的综合教务系统。做好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及技术指标,协助落实系统招标采购。组织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使用培训。

(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以“六课堂”建设为载体,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组织制订创新创业学院筹备方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3.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题培训+综合实践”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启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辅修专业立项建设,支持相关专业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等。

4.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活动。做好2017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做好省级、国家级项目推荐工作。做好历年大创项目日常管理。组织学院举办历年大创项目成果展示。

5.组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

6.组织申报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学校。

(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实施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卓越农林、海洋、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为载体,支持相关专业探索卓越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设立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建立“学校+基地”教学模式,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完善卓越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落实卓越计划实验班各年级教学计划。

2.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双百工程”,依托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开展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培养方案,优化“双百工程”课程体系,推进“双百工程”学科基础课教学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课程教学体系。组织做好双百班2017级新生遴选和2016级学生淘汰增补工作。组织做好2016-2017学年导师考核及2017届双百班毕业生相关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2015、2016级双百班素质拓展活动。

3.实施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辅修专业、双学位”跨学科培养人才机制,做好2017级双学位、辅修专业招生工作。优化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辅修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激励教师做好辅修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工作。

4.推进境内外高校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与境内外高校合作办学力度,探索与境外知名大学开展“3+1”和“2+2”等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学生赴境内外大学学习制度,支持相关单位引进境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引进境内外知名大学优质课程资源,建立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人才。做好交流生选拔工作,支持做好与境内外大学合作培养学生及学分互认、学位互授工作。

5.积极参与高校教学联盟建设。积极参加和承办地方高校、涉海高校教学联盟活动,推动联盟成员开展交流与合作。

(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以“创新强校工程”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为载体,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做好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和管理。全面总结凝练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具体改革如下:

1.加强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进研究式、案例式、合作式、项目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课堂讲授+学生课外阅读+专题讨论+学生汇报+作业讲评+小测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理解、阐释、表达能力。

2.推进实验实习课教学改革。支持教师探索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体系优化方案及课堂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建立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研究、自主获取文献阅读、制定实验方案、撰写实验报告,课后总结交流的实验课教学机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建立试题库,推进教考分离改革。建立“课堂表现+小测验+作业+小组专题讨论(报告)+实验(实习)”相结合的过程性学习评价考核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增加论述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目比例,促进学生将基本知识学习与综合分析应用相结合。

4.指导相关单位充分利用思政课专项经费,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支持相关单位和部门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和社会实践,培育示范性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5.编印教学成果及教学改革论文,推广交流优秀教学成果。

四、加强教学建设,创建优质教学平台

以“创新强校工程”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为载体,加强项目绩效管理,促进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同育人平台、教材等教学平台建设。

1.专业建设。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规划组织新专业申报工作,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海洋特色和应用特色。组织申报省级特色示范专业建设,加强特色示范专业建设与管理,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2.制定专业认证工作方案,组织工科学院开展专业认证试点,扎实推进工科相关专业开展专业认证。

3.立项支持专业核心课程、优势学科特色专业慕课、就业创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支持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改革。组织国家和省级网上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申报认定,加强各级精品课程的年度绩效管理,促使更新网络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共享利用。

4.加强教学信息化技术应用。引进与利用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在线教学中心,支持教师开展基于“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完善支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立项建设校级特色教材,组织申报省(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6.组织申报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项目,做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7.组织制定专业建设规划,会同人事处做好优秀教学团队申报及管理,会同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做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与建设。

五、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

1.加强教学培训,强化教师教学责任意识,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组织教学改革辅导报告会,支持教师参加教学改革研讨会,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专题培训,选派优秀教师赴境外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组织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和卓越课堂计划。督促学院对青年教师和教学评价较差的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和导师制以及教学督导制度,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帮扶力度。实施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公开课和教师授课观摩竞赛活动。

2.培育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实施专业首席教师(建设负责人)制度,建立专业核心课程、通识课程教授负责制。以科研项目、教改课题、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为载体,促进优秀教学团队成长,培育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进一步明确专业首席教师(建设负责人)、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责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

3.支持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支持相关主任委员专业教指委承办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中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职能。做好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日常工作。

4.督促组织学院领导、教学系领导和教学督导有针对性听课,听课对象覆盖近三年新近我校教学队伍的教师(涵盖引进人才、新转岗教学岗位)和教学评价排后的教师。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命好试题和批改好试卷(报告、论文)

5.组织做好授课竞赛、组织学院做好公开课及教学观摩,组织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六、坚持依法治教,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坚持依法治教,不断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标准,组织学习教学规章制度,依法组织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有效运行。

1.完善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学籍管理规定,组织制定学分制相关管理制度,修订汇编教学相关管理制度和各类教学活动质量标准。

2.完善教学项目管理制度。完善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创新强校教学类项目申报、评审及结题等管理制度,建立项目结题、验收、经验交流和成果培育及展示的联动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学平台常态化投入和经费使用的绩效管理制度。组织2017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项目经费分配与审核、项目年度绩效检查及以往项目验收结题工作。

3.做好教材使用管理。严格执行西方原版教材使用管理规定,加强对境外原版教材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要求,督促相关专业相关课程全面选用“马工程”教材。

4.做好课堂教学管理。实施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引导广大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明课堂政治纪律,确保课堂教学秩序稳定。

5.做好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组织做好学分制改革下的全校排课、学生选课、学生课表维护、毕业资格审查、学士学位授予、辅修专业双学位招生及教学管理、学生学业警告、考试违规作弊处理、教师调停课审批等工作,做好本科教学工作量核算工作。

6.加强实践教学管理。(1)规范本科生实习经费预算及使用管理。(2)组织做好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答辩及查重等工作,评选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出版2012-2016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3)组织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重点核查教师指导是否到位,是否组织讲解、演示和总结交流。(4)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品与成果展示。

7.做好考试管理工作。(1)组织校内考试,做好学生课程补(缓)考、期末提前考、不及格课程重考、期末统考以及结业生返校补修课程考试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考试组织检查及巡考工作。(2)组织校外考试,做好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CET6)、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粤西考点的组织报名及考试、全国日语专业四、八级等级测试(TEM4、TEM8)、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测考试(TEM4、TEM8)、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外语水平全省统一考试组织报名工作。(3)做好成绩管理等工作。做好学生成绩日常维护管理、试卷归档及抽查、监考费审核和发放等工作。(4)建设网络考试平台和试题库。

8.加强学风教风考风建设。狠抓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的环节管理,加强课堂考勤、作业、实验实习报告和试卷抽查,引导教师严格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培养良好教风和学风。

9.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综合教务系统日常维护,具体包括:基础数据补充完善,新教师、教师职称变更、新生班、新单位、新专业、新专业方向、课程库数据规范、教学计划导入输出到任务书、选课数据预置、选课过程监控、选课公告更新及维护、向成绩系统传数据、录入成绩库处理、当前成绩库入历史库、数据备份、工作量核算基础数据准备等。正式启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评审与管理平台”,完善平台的基础数据及历史数据,启用平台进行项目申报及评审工作,完善平台的统计及分析功能。完成教务处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建设工作。

10.做好湖光校区和海滨校区教务管理协调工作。继续完成海滨校区高职2016届10余名学生的补考、学费催缴,尽早处理好结业生毕业有关工作。协助海滨校区管委会和其他职能部门交办的工作,确保海滨校区教学正常进行。

七、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修订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处理办法、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办法,出台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和教师教学激励办法。

2.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组织遴选“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和教学名师奖候选人,评选广东海洋大学中水(CNFC)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组织学校第九届教学质量优秀奖、年度先进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优秀奖评选工作。

3.编制、发布及上报学校2017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组织完成2017年我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汇总及上报。

4.开展常规和专项教学检查。组织开学初教学检查、节假日前后教学检查、每周日常教学情况抽查、期中教学检查、“学风建设月”课堂纪律专项检查、实践教学专项检查、2017届毕业生问卷调查等。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和试卷专项检查。

5.组织学生评教。做好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结业论文(设计)、教材选用等学生评教数据汇总分析、信息反馈及利用工作。

6.建设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指导学生信息员开展教学信息收集、反馈工作,完成新一届教学信息员招聘以及教学信息员的年度评优工作。

7.做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相关教学工作。认真开展体系内审和附加审核工作,总结体系在教学方面实施的成效,完成质量体系文件修订工作。

8.组织做好“创新强校工程”相关教学评估工作。

八、做好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1.成立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办公室,制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细化评估任务。

2.3月召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宣贯会,5月组织开展预评估,9月组织预评估。

3.结合学校“创新强校工程”考评工作,组织开展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

4.继续做好专业评估工作,根据专家反馈整改意见,组织做好专业评估整改工作,促进专业整改建设。

5.组织开展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估。

6.组织各单位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组织各教学系做好理论课、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教学活动及备课、授课、作业等主要教学环节检查。

地址:广东省 湛江市 邮政编码: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部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