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能够胜任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及相关领域语言文化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力求使培养对象达到:能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汉语教学能力与双语跨文化能力。即:系统掌握汉语、英语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全面的中外文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英语(或其他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表达、阅读写作、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毕业生能够在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汉语教学、翻译、对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传播以及文秘、新闻、外事等相关工作。
2.培养目标
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2)具备双语能力,系统掌握汉语、英语(或其他外语)和语言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汉语阅读写作、交流表达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或其他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较全面的中外文学、文化知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掌握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能力,能够胜任汉语国际教育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的语言文化工作。
3.培养规格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
按规定修读完培养方案各模块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限选)课需按专业的指定要求修读。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2.0及以上。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60学分。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经过培养和训练以后,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其一、知识要求
(1)具有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对自然和社会以及有关国家的国情有较全面的认识,具有全球化视野。
(2)系统掌握古今中外文学知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思想文化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史。
(3)系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语言学研究方法,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规,了解汉语研究动态、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4)熟悉学科专业发展状况,了解行业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熟悉专业服务的主要领域,了解就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
其二、能力要求
(1)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能力,对汉语等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一般为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够胜任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交流、汉语汉文化国际推广与传播等工作。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汉语教学以及汉语教学方面的数字化技术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使自己成长与社会发展同步。
其三、素质要求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厚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全面的科学素养。崇尚科学、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熟悉科研创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素质。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合格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
4.课程体系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分必修和选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分必修、限选和任选)。
实践教学包括:通识实践与创新训练、教学实验与实训、课程与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
专业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语言教学法、汉语基础写作、高级英语听说、高级英语读写、英汉互译、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等。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基础写作训练、应用写作训练、说话实训、读书报告、诗词背诵、学年论文、对外汉语教师口语训练、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专业综合创新创业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5.师资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历者8人,博士占比约73%。专任教师最后学历毕业于韩国清州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名校,具有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背景。
6.教学条件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图书馆藏书392万册(含电子图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办学,依托学校资源,有充足的硬件条件支撑、多学科融合优势和鲜明的海洋特色。除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等人文社科类学院为依凭,还以水产、海洋、农业、电子信息、数学与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海洋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为支撑。
本专业校内实验室、实践平台或实践资源主要有:对外汉语教学实训室、线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平台、学校留学生资源等;校内学院共享的实验室主要有:中文类专业学生办公室业务技能校内实践基地、融媒体综合实验中心、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校内学院共享的实践实训场所主要有:学校部分职能部门办公室、各学院办公室、校档案馆、粤西文化研究所、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南粤潮声》《文新瞭望》编辑部等。
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厦门中学西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翰语桥教育有限公司、广州市浩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学院共享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广东海洋大学文科校外综合实践基地(文传学院与湛江文学编辑部和湛江日报社联合组建,2013年获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湛江文学编辑部、湛江日报社、湛江广播电视台、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南方出版社、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跨越互动传媒有限公司、深圳市星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凤凰网广东中心、江门广播电视台、中山市古镇灯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井冈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等。
二、其他重要的专业信息
广东海洋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每届一般为两个自然班约70人,从2013级开始使用现专业名称。
2017年12月,获批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特色专业(粤教高函[2017]214号),2021年6月结项(粤教高函[2021]13 号)。
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本专业以培养学生“双语跨文化”能力为鲜明特色。专业建设总体状况优良,表现为:(1)学生素质过硬。学风优良,勤学上进。汉教1152班团支部获得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国家级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已参加四届“中学西渐”杯全国汉语教学综合技能大赛,分获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2)考研热情高涨。本专业历年都是学院考研“大户”,仅以近三年为例:2019年,录取7人,录取率为32%,在全院总录中占比39%;2020年,录取23人,录取率为46%,在全院总录中占比36%;2021年,录取15人,录取率为60%,在全院总录中占比35%。本专业学生班级数仅占全院七分之一,考研录取数超过全院三分之一。(3)就业情况良好。2014-2017届就业率均为100%,2018届为97.3%,2019届为95.5%,2020届为94.2%,2021届为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