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林业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备林学专业、园林专业、森林保护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林学、园林、森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含科技开发与推广)、教学、管理、创业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林学类本科专业的学制均为 4 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在毕业5年后应在素质、能力和知识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 素质要求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科学精神、现代意识和国际化视野,有创新创业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 能力要求
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应用经验,达到中级林业专业技术职称水平或相当行业管理业务水平。具有独立获取知识 、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各专业相关的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具备现场调查、基础资料收集、定批与定性分析以及文献查阅与综述的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各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能独立从事各专业相关的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工作。主要包括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管理、经济林栽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以及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能力。
掌握科技论文、各种文书、报告等的基本写作方法,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强的沟通与协调、组织与管理、分析与决策及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质疑、求证、辩证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和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创业意识、良好的心理承受与调控能力,有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创业精神,具备决策、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与交往协调等创业素质与能力。
3.知识要求
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较强的数理化及计算机科学知识,较强的外语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专业相关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我国林业、园林、森林保护领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包括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美学与艺术、心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1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水平。
掌握林学专业需要植物学、树木学、生态学、土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昆虫学、经济林栽培学、森林防火、野生植物开发与利用、生物统计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及相关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营林生产、森林经营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基本训练。
二、毕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树木学、测量学、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昆虫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林木良种繁育、经济林栽培生产、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管理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分析、解决林业生产、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2.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培养和训练后,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A:知识要求
A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林学钻研精神和林业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A2: 掌握植物学、树木学、生态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测量学、土壤学、森林气象学等专业基础理论。
A3: 掌握森林树种鉴别、林木良种选育、森林培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监测、林业遥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防火、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等专业基本技能。
A4: 了解林学学科理论前沿、林业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林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具备从事林业职业的专业技能。
A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培养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合作和科研创新能力。
A6: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合格标准和心理健康标准。
A7: 了解社会公益运行机制,热爱公益劳动,积极参与义务植树等志愿者活动。
B:能力要求
B1: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B2: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与文字写作能力,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B3:具有熟练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一定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B4: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农业应用的能力。
B5:具备森林树种资源调查、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态学、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经营管理、林业信息化与城乡林业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和研发能力。
B6:具备独立从事树种调查、林木育种、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农林复合经营等工作的能力。
B7: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技术研发的“四创”(创思、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在林业领域创新创业的能力。
C:素质要求
C1:拥有优良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C2:具有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和国际化视野,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C3: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惯。
C4: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实事求是的意识和精神。
C5:具有“一懂两爱”情怀,学林爱林,具有献身林业产业和乡村振兴实践的精神,符合“三宽四得”的特质人才培养要求。
C6:敏锐捕捉林业发展动态,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紧跟学科发展趋势。
C7: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林学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林业领域创新创业素质。
四、主干学科
4.1 主干学科组成
林学、生物学、生态学
4.2主干学科要求专业基础课组成
林学类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标准能满足专业课程必需的预备知识需求,主要包括∶
1.掌握扎实的数学和信息科学、化学等基础知识;
2.掌握林学、生物学、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树种及其木材识别、植物生理生化分析、林业试验设计与统计、森林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评价的方法。
必修课程设置有:高等数学Ⅳ、数理统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生物化学、树木学、森林气象学、测量学、森林病理学、智慧林业进展、生物统计学、林业法规等。
4.3主干学科要求专业核心课组成
林学类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标准:
1.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抚育管理、林木病虫防治和林副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
2.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林木遗传改良、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
3.掌握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等良种选育、种苗生产、丰产优质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
必修课程设置有:林木育种学、森林昆虫学、城市林业、测树学、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与防护林学、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栽培学、森林经理学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识实践与创新训练、教学实验与实训、课程与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包括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森林气象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经济林栽培学、城市林业等课程教学实习,以及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及创新创业实践、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六、主要专业实验
植物学实验、气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测量学实习实验、土壤学实验、树木学实验、测树学实验、森林昆虫学实验、林木育种学实验、生态学实验、水土保护与防护林学实验、森林培育学实验、森林经理学实验等。
七、学制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
八、毕业及授予学士学位学分要求
总学分:168。
按规定修读完培养方案各模块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限选)课需按专业指定要求修读。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2.0及以上。